新闻动态 NEWS ANNOUNCEMENT
新闻动态 · 学院动态 · 正文
信息工程学院举办《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现场工程师》专题职业讲座
发布时间:2025/03/24 责任编辑:马明辉 来源: 浏览量:

3月20日下午,信息工程学院在合堂一举行《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现场工程师》专题职业讲座,中国自动化学会技术评委、工业控制系统专家何流担任主讲。活动面向24级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170余名学生展开,通过理论解析与行业案例双轨并行的创新形式,为人工智能学子提供了新视角。

作为参与过多项省部级自动化项目的现场工程师,何流工程师立足自身从基层到项目负责人的职业轨迹,围绕五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解读:

一、专业的全新定位

突破传统技术边界,详解智能开发工程师、数字产线优化师等新兴岗位需求,结合自动化产业园用人案例,强调交叉学科知识储备的重要性。

二、工业4.0全流程揭秘

以小米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线智能化改造为例,通过项目流程树状图展现真实工作场景:需求分析(20%)-方案设计(30%)-编程调试(25%)-交付培训(15%)-售后维护(10%),破除学生对工程师工作内容的刻板认知。

三、基层岗位进阶密码

“每天记录调试日志的基层技术员,三年后成为项目经理的概率提升40%”——基于人才发展大数据,揭示设备巡检、数据采集等基础工作中潜藏的职业跃迁机会。特别设置"5年后的名片"环节,引导学生具象化职业目标。

四、复合能力培养矩阵

构建"技能立方体"模型:X轴(硬技术)Y轴(软技能)Z轴(持续学习力)。同步展示"工业机器人"场景模拟,让抽象的职业素养培养具体可感。

五、成长路径规划

以某电梯企业智能制造部真实晋升通道为例,详解智能制造人才典型发展路径:基层实践(0-1年)→工程师(2-3年)→系统工程师(4-5年)→解决方案专家(6-8年)。

最后现场设置的工程师潜力评测系统引发热烈反响,通过责任心、抗压能力等多维度进行测评。何流工程师寄语:“人工智能革命给年轻人带来历史性机遇,期待在未来的智能工厂里看到各位用代码与智慧点亮‘中国智造’的荣光。”

此次讲座让同学们了解了由课堂到职场的重要性,通过讲座中分享的优秀工程师的成功案例和行业发展的前景,激发了学生对行业的热爱,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,积极提升自己,以追求卓越的职业成就。